3月10日上午,太阳集团成功举办“人工智能与行为经济学工作坊”。此次会议特别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孟涓涓教授和高彧老师,厦门大学的包郑扬老师和陈依婷老师、南开大学的朱峰老师,分享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来自其他高校的老师们以及太阳集团师生都积极参与到此次会议,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和行为经济学如何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会议的开幕式上,主持人魏立佳教授首先对参会的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指出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将人工智能和行为经济学结合起来探索新的可能性,这种结合将为我们带来新的视角和机遇,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同时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
上午场,首先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孟涓涓教授分享了题为“Privacy Paradox on Important Personal Information”的最新研究。她提出,人们的隐私保护和数据价值之间存在基本权衡,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信息的收集,而设计良好的隐私保护政策需要更好地了解人们的隐私态度。此研究通过一个在线实验来估计人们对面部照片和旅行信息的接受意愿(WTA),结果发现,面部和旅行信息的披露可能性都有降低,而且相比之下参与者更不愿意揭露面部照片,其结构估计的WTA也更高,此外还发现,女性或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不太愿意透露个人信息。由于这里没有关于隐私悖论存在的测试,于是她在另一个新的研究“Privacy Paradox on the Disclosure of Facial and Travel Information”中,用真实的激励或假设的问题来引起接受的意愿,结果确实发现了隐私悖论的证据,而且发现对于年长者、无宗教信仰者、城市人或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来说,异质性更强。
接着,来自太阳集团0638官方网站的薛莲老师报告了题为“Strategic Interactions with an Algorithm Assistant: The Power of Data and Mechanism”的最新研究,她探究个人接受基于人工智能(AI)算法的建议意愿,并将数据可用性和算法机制作为算法接受度的主要驱动因素,提出substitution effect和complementary effect两种效应。该研究结果提供了促进用户信任算法的条件的见解,并讨论了引入AI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这将对市场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随后,来自北京大学的高彧老师报告了题为“Expertise and algorithm aversion: the role of training”的最新研究,她通过一个两阶段实验发现,相较于一个拥有同等经验的对照组,受过训练的专家们更愿意接受人工智能的建议。当人工智能表现不佳时,专家们更倾向于减少对其建议的权重;而当被人工智能超越时,他们变得更加依赖。这一结果挑战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厌恶”的看法,表明专家们愿意采纳人工智能的建议,同时对其表现更为敏感。
下午场,首先是来自厦门大学的包郑扬老师报告了题为“C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mprove Gender Equality?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的最新研究,他提出,女性在许多领域的代表性不足,尤其像围棋棋手等职业的性别构成改变很慢,而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创造一个性别中立的学习环境。此研究用一个基于围棋教学的自然实验来检验AI培训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在提高学生的下棋技能方面,Al的表现优于人类教师,并减少了之前存在的性别差距,这证明人工智能有可能促进社会平等。
接着,来自厦门大学的陈依婷老师报告了题为“Better and Faster Decisions with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的最新研究,她在实验设置中随机分配美国代表性样本中的被试到五个条件,并让他们在两个彩票之间做出二元选择集,以此探讨推荐算法对决策质量和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倾向于遵循推荐选择,而且愿意支付一定费用以获得后续决策的推荐,相比之下,推荐算法有助于被试做出更好和更快的决策,并阐明了在风险下进行决策的选择架构的设计。
随后,来自南开大学的朱峰老师报告了题为“Confirmation Bias, Information Source, and Polarization”的最新研究,他提出,现有证据表明人们的信念更新可能不遵循贝叶斯定理,确认偏误是导致偏离贝叶斯更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此研究旨在探讨有偏信息来源是否会导致这种偏差,并且还探讨了以下机制:确认偏误和信息来源是否会在信念更新中相互作用。
最后,来自太阳集团0638官方网站的魏立佳教授报告了题为“Contingent Payments in Procurement Interactions - Experimental Evidence”的最新研究,该报告探讨了采购过程中的或有付款问题。他提出,要求供应商价格竞争的目的是以低成本采购高质量商品和服务,而在采购非标准商品时,由于难以在合同中规定质量,因此存在低价低质量的道德风险问题。该研究发现通过随机性的价格调整机制,即基于价格竞争的供应商拿到采购合同之后,采购者仍然可以按照一定的价格区间对其进行随机付款,有利于减轻供应商的道德风险。理论和实验表明,存在一个区间使得以下均衡存在:供应商提供高质量高价格的商品,且可以获得正的经济利润。
魏立佳教授发表闭幕演讲。他表示:“本次会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人工智能和行为经济学,通过这次会议,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人工智能和行为经济学的优势和不足,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研究方向。”
(通讯员:白璐;审核:魏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