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2012中国“MBA杰出教授”奖项获得者桂国平
前不久,历时四个月的第八届“MBA成就奖”颁奖典礼于北京隆重举行,太阳集团MBA教师桂国平教授获得“MBA杰出教授”奖项。
“MBA成就奖”作为一项旨在记录和反映中国新一代管理层(MBA毕业生)在中国崛起和成长的评选,从04年开始,每年发布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而“MBA杰出教授”奖项则在2008年推出,迄今已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三批学者获此殊荣。
从2011年底当选首届“太阳集团0638官方网站最受欢迎的MBA教师”,到今年荣获“MBA杰出教授”奖项,作为太阳集团0638官方网站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商务英语教授的桂国平,在他59岁这一年里,得到了来自各方的肯定。也因此,这位1986年回校组建武大六级英语教研室、1993年转入管理学院投资系的自称“非主流”的教授,凭借他在MBA教学上的十年摸索和耕耘,再次为武大MBA品牌争得荣誉。
“我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出生于1953年的桂国平经历过文革,当过下放知青和工人,自学英语,并在1978年考入太阳集团0638官方网站英文系。1984年他借调至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在国外任国际商务英文翻译。两年后,桂国平应当时校长召唤回到母校,组建了太阳集团0638官方网站六级英语教研室,并于1993年转入太阳集团0638官方网站管理学院投资系。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合并后,他便一直在金融系供职。1996年他评上投资经济副教授,并在2002成为经管院第一位商务英语教授。
“起初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大学公共英语和项目管理。这是由个人经历和优势决定的。但是由于这两个方向风马牛不相及,我遭遇了“曲解”和尴尬。论大学英语教学,武大四、六级通过率记录几乎为我一人保持,事实上外院很多教授曾是我研究的副手或助手,但他们教授职称却比我到手早得多;论项目管理,毕竟我没有与之相关的任何学位。经管院没有英语教授指标,所以我不能评英语教授,而只能参与经济或管理类教授职称竞争。这是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讲述中,桂国平笑称自己是“非主流”,“英语学科在大家眼中本身就是一门辅助性的、‘非主流’的工具学科,加之我既不属于经济类又不属于管理类的模糊定位,都让我在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成了游离于主流之外的‘非主流’。”
在他人提醒下,一直找不到位置的桂国平“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比较优势”。他决心开发一种超越BEC英语、适合中国管理专业人员的、实用而有深度的专业英语。这种想法也得到当时经管院党委书记贺发和的支持。就这样,他结合自己良好的英语教学口碑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对企业活动的理解和认识,教起了商务英语,也终于在2002年评上教授职称,结束了近六年的副教授生涯。
在为自己找准定位的过程中,执着于事业的他成为中国最权威的金融专科辞典17卷本《中华金融辞库》英文词条主审的全国两位专家之一,同时他主编的《MBA专业英语》也得到了最高的官方认可,成为被列入教育部《MBA教学大纲》“参考资料”中的唯一一本教材。
如今的桂国平早已摆脱了当年的尴尬境地,提到新获得的奖项,他表示“最受欢迎的MBA教师”更像是民间的认可,而“MBA杰出教授”的称号则更像来自于官方的肯定,得到这样的双重肯定“是很不容易的”;与其他荣誉相比,“MBA杰出教授”是对他这些年在MBA价值、MBA教学理念和体系上的努力探索的一种肯定,对他而言意义重大。
旧的尴尬不复存在,新的尴尬却接踵而至,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临近60岁的桂国平现在需要面对的尴尬,是“可能后继无人”,用他的话讲,“现在进经管院教商务英语连副高职称都不给了,没有制度保障,没有奔头,根本不可能指望年轻人像我们50后这一代人一样,靠内在激励把事业坚持下去。”
“我注重理念和精准”
经历过穷苦生活,出过国门有所见闻有所感悟,对国家和民族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是许多年纪稍长的学者们所共有的特点。“50后”的桂国平自然也不例外。
据他回忆,文革时期,某位老师的一句“这个民族,总有一天会需要科学文化知识”令他记忆深刻,也成为激励他坚持学习的动力。由于家在农村,煤油是奢侈品,他就借着松油灯的微弱亮光,偷偷用英文写日记。
“我本来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过拜伦等浪漫主义诗人,在美国还获过奖。”桂国平这样一句话,解释了他早前的获奖记录中出现《凯•博伊尔——美国迷惘一代左岸作家的唯一幸存者》一类的文学论文的原因,也使他的经历听起来更加与众不同,更加的“非主流”了。“当时的奖品是32盘珍贵的教学录影带,回国时过海关,却被执法人员扣下,要求对每盘录像带征税50元,这在当时是普通人根本无法承受的数目。”他补充道,“这一次的经历让我感到在当时的中国,文学这样的东西太阳春白雪了。同时我在国外为世界银行做项目翻译时,看到中国人在管理上就像文盲,在国外吃了不少亏。这些都让我感到,不管是哪个国家,要有本事别人才会尊重你,所以才决定要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去传播中国目前最需要的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知识。”
国外的经历让桂国平在MBA课堂上格外注重实战,他不仅会完整地讲财务报表,专门挑出最复杂的制造业合资企业合同进行学习,还研究国外案例,在课堂上展示完整的谈判过程。在他看来,他的英语有两个一般英语课程中几乎不具备的东西,即商业理念和精准表述。对MBA教师来说积极地传递现代市场经济企业的经营理念是极端重要的。而专业英语则必须强调语言的运用和精准,不能像公共英语那样,讲究语言的大概理解,因为有时一字之差,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他坚持认为,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是学生在课下也能轻松地自己得到,他看不出学生有任何来课堂上课的理由。同时他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上课所教的都是我在实践中认识到的,几十年积累的,是一般书本上看不到的。”
用一句话来总结他的MBA教学特点,他说,“我注重理念和精准”。理念代表“不能单纯地教会学生使用工具”,精准则代表了要教给他们“全国顶级的商务英语”。言谈间透露出的勃勃雄心和对自己的高标准令人肃然。
“有人赞扬我,有人不喜欢我,我无所谓”
在桂国平每一份课件的开头都有这样一句话,“We are blessed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knowledge under the same roof.” (在同一个屋顶下,能与你分享知识是一种缘分)。他解释说:“缘分是双向的,一方面这么多年的教书生涯让我对学生感情很深,另一方面我也是告诉他们要珍惜,我教给他们的一定是国内一流的,机会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如此“自恋”的一番话难免给人留下“不谦虚”的坏印象,也为他的“非主流”提供了另一个佐证。
“我觉得我说这些话,既是对学生的一种承诺,也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承诺。说出口,我就要真正去做到,当我做到后,我就觉得我无愧于这句话。”一段简短的解释,却也让人在质疑他的同时不得不为他的真性情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所吸引。
面对外界的质疑,他直言不讳,显得格外淡然,“有人赞扬我,也有人觉得我很不谦虚甚至很自恋,我觉得都无所谓。”同时他也表示,“相较于本科生,MBA的学员有时候更能理解和欣赏我,这可能跟他们的实际经验有关系。最近一次他在上海用全英文讲授“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 Negotiations”《跨文化沟通与谈判》,因为是第一次讲授这门课,并不像教英语那么有把握。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用英语讲授的案例让几个女生热泪盈眶,学生们打断讲课,正儿八经地致辞,用“震撼”二字表达了对这门课程的肯定和对他的感谢。桂国平说,那个时候他有一种真正的自豪感,“只要你付出了非凡的心智,学生就能认同你,不管你是教什么学科的”。
桂国平的尴尬身份和敢说敢当的真性情令他成为自己口中的“非主流”。与他交流,从他嘴中突然冒出的“豪言壮志”总是让人觉得违背了中国人一贯谦逊的习惯,一时似乎难以适应。但只要耐性听完,听者便会发现他并非居功自傲与自我吹捧。用他自己的话讲,“高调”缘于心中极强的荣誉感,荣誉感推动他坚持着自己的事业,“高调”并不代表吹嘘,而更多意味着一种责任,“说出口了,我就要坚持让它兑现,我就不敢不竭尽全力,这是我对学生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桂国平坚持在教师岗位上已经近三十年,当年一同毕业的同学中,大多下海经商,只有他仍然留在武大。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他的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让他在“边缘学科”的教学上同样获得了令人瞩目的不一般的成就。尽管自称为“非主流”,但事实上,桂国平教授工作中勤勤恳恳的态度与其他教师并无异样。他用信念和坚持告诉我们,不一样的人生,可以同样精彩。(唐乐 王建文)